厦门市空中自行车道与路面衔接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厦门云顶路自行车专用道演示段,近来开端试运行。这一全国首条、国际最长的空中自行车道,引起了广泛重视。在“空中”骑自行车是一种什么体会?记者亲自感受了一番。
制止机动车、电动车和行人通行,空中骑行安全疏通
来到厦门空中自行车道蔡塘站,一条绿色的“空中长龙”展现在眼前。
“空中自行车道是一个独立的骑行体系,车道选用钢箱梁结构,首要沿厦门快速公交(BRT)两边安置,悬挑于BRT中段方位。”厦门市公共自行车办理有限公司有关担任人介绍,道路全长约7.6公里,共设置出进口11处,与人行天桥平交3处,有7个渠道。“除了和BRT接驳,演示段全线与11个一般公交站点接驳,未来地铁建成后,还将与两个地铁站点接驳。”
记者看到,空中自行车道的出进口被分为两道,并设有自行车通行闸机。空中自行车道仅供自行车运用,制止机动车辆、电动车和行人通行。针对这一要求,自行车专用道经过选用多重传感监测等技能途径,完结对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的快速经过式检测辨认,保证自行车在专用道快速通行。
渠道共设有公共自行车停车位355个、社会自行车停车位253个,每个渠道均配有车辆调度升降梯。无论是私家自行车,仍是公共自行车或许同享单车,均可免费进入空中自行车道骑行。
在骑行车道,地上则被划分为三个区域,铬绿色为骑行区,金橙色为缓冲区,钛蓝色为歇息区。此外,空中自行车道沿线护栏装置了3万多盏照明灯,充沛保证了夜间照明。
为保证车辆通行安全,空中自行车道每隔200米便有一个视频监控镜头。“自行车道的规划峰值流量为单向2023辆/小时,当流量超越规划峰值的80%时,应急中心调度员第一时间可经过监控发现,并告诉现场人员进行引导,必要时可封闭进口进行流量操控。”厦门市公共自行车办理有限公司有关担任人介绍。一起,每个渠道均组织办理员,担任公共自行车调度及社会车辆次序办理工作,实施“区域内平衡调运,区域间指令调运,节假日会集调运”的车辆调理机制。
选用国内创始技能规范,对每片钢资料梁片都进行超声波和射线检测
颜值高、质量好、功用优,空中自行车道备受好评。但它在建造伊始,也曾面对不少困难。
自2016年8月底开工到本年1月26日试运行,空中自行车道只是用时不到半年即完结建造。“不只工期紧、体量大,并且由所以全国创始,没有现成的经历能够参照,建造难度非常高。”空中自行车道建造方担任人饶建辉表明,施工单位收集整理了很多国外相关文献,并与欧洲自行车组织机构、规划业务所及咨询公司进行了沟通,终究拿出了国内创始的技能规范。
“例如,人行天桥栏杆高度的国家规范为1.1米,但关于自行车骑行者而言明显过低,不行安全。”饶建辉说。那么,怎么既能保证骑行安全,又能尽可能不遮挡视野、让骑行者享用沿路景色?经过重复实验,规划者终究将栏杆高度规范定为1.3米。
建造过程中,先进环保的新资料得到运用。“空中自行车道沿BRT快速公交两边建筑,关于净高要求非常严厉。”饶建辉介绍,在地上铺设资料上,特别选用了一种名为金刚树脂的新式资料,“与传统沥青比较,这种资料愈加耐火耐磨,厚度只要8毫米。”
市民在忠仑公园周围的空中自行车道上骑行。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空中自行车道的建造过程中,还发明性地运用了多个国内和行业界抢先的技能、工艺——空中自行车道是钢结构桥梁,运用的钢资料到达3万多吨。制作过程中,监理、检测单位派出驻场人员,对每片钢资料梁片都进行超声波和射线检测,就像人体照耀X光片组成,保证每片钢资料梁片在焊接上零焊缝,对接合格、精度高,质量过硬;BRT桥下作业空间狭小,施工条件严苛。施工单位发明性地提出运用新式钢结构吊装设备——折臂吊,成功处理了装置难题。
打造集约式交通布局,为绿色低碳出行发明更好条件
自试运行以来,空中自行车专用道敏捷成为厦门又一张亮眼手刺,招引了很多市民、游客,深受骑行者的好评。2月11日,一天的骑行量就高达1.2万人次。到3月27日,空中自行车道全线骑行量超越20万人次。
“空中自行车道火爆,关键在于它满意了厦门市民关于绿色安全出行的需求。”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局长助理吴学良表明,相关部门将经过理念创新和技能创新,释放出更大的城市交通资源,打造集约式交通空间布局,为绿色低碳出行发明更好的条件。
依据厦门市的规划,厦门将打造总长800多公里的绿道网和慢行体系。现在,在厦门市区,沿沿海环岛路、筼筜湖的首要景色线,自行车绿道现已初现规划。
据统计,厦门现在已有7600辆公共自行车。“现在,厦门岛内公共自行车站点已到达426个,日均约有3万人次挑选骑行。”厦门市公共自行车办理有限公司有关担任人介绍,厦门公共自行车二期站点的建造现已根本竣工,有176个新站点、长达82.5公里的新线路,将会惠及很多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