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实习生 邓加庆
“闹钟没把我震醒,这轮地震把我震醒了……”8月16日早上,福建、广东等地的朋友们再度感触到了来自地震的“哆嗦”。我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8月16日7时35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产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图据我国地震台网
8月15日,日本南海海槽地震预警刚刚免除,17时6分在台湾宜兰县就产生5.4级地震。接连两天,台湾产生两次5级以上地震,这让人不由联想,环太平洋地震带最近是不是有点活泼?8月花莲地震和“4•3花莲强震”有没有相关?8月16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田兵伟。
台湾接连两天产生5级以上地震
据我国地震台网音讯,8月16日7时35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产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震中坐落北纬23.74度,东经121.95度,距台湾岛约37公里。而此前,8月15日17时6分在台湾宜兰县产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震中坐落北纬24.46度,东经121.82度。
台湾接连产生两次5级以上地震,台北、高雄、台中及福建、广东沿海区域有显着震感。两次地震不仅在时刻上相隔较近,并且在地舆方位上也较为挨近,显示出必定的时空相关性。
田兵伟介绍,从地震的特色来看,这两次地震均归于浅源地震,对地表的影响相对较大、震感较强。从地震的类型来看,发震区域地处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另一接壤处,均为结构地震。板块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频频的地震活动,尤其是浅层断层的活动,简单在短时刻内引发屡次地震。
环太平洋地震带近期地震活动活泼
近期产生的台湾花莲地震与8月8日日本宫崎日向滩地震有无相关?
田兵伟标明,台湾花莲地震与日本宫崎日向滩地震震中之间相距上千公里,产生在不同的地舆方位和不同的断层上,地舆相关不大。但两次地震都产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接壤地带。近期该地震带地震活动活泼,现在尽管无法标明台湾花莲地震与日本宫崎日向滩地震之间存在直接相关,但地震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存在相互影响联系的。
日本刚刚免除南海海槽地震预警,花莲所在的地震板块与南海海槽地震板块有没有相关?
田兵伟解说说,花莲坐落台湾东部,地处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接壤处,这一区域地质结构杂乱,地震活动频频。日向滩地震首要产生在日本南部的海槽区域,是菲律宾海板块向欧亚板块爬升的区域。这个爬升带是南海海槽地震的首要原因,也是日本最具破坏力的地震源之一。但两者在地舆方位和地质结构上存在必定的差异,两次地震产生在不同的断层上,没有直接的相相联系。
本次地震不归于“4•3花莲强震”余震
4月3日7时58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3.81度,东经121.74度)产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本次花莲地震与4月的7.3级地震有无相关?
依据台湾气象部门专家初步判别,8月16日的地震并不归归于“4•3花莲强震”的余震。尽管两次地震的震中方位附近,但该区域地震的产生通常是由地壳板块的运动引起的,发震区坐落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接壤处,地壳活动频频,新地震的产生并不稀有。一般来说,较大的地震之后或许会有若干次余震,这些余震的强度和频率会跟着时刻逐步削弱,台湾气象部门初步判别“4•3花莲强震”的余震能量已开释必定程度,因而本次地震很或许是独立产生的,是该区域地壳应力开释的另一次体现。
花莲进入地震频发期了吗?
依据本年地震的状况,是否能够判别花莲进入了地震频发期?
“花莲区域自身便是地震产生的活泼区域,要判别花莲是否进入了地震频发期,需求对该区域的地震数据进行具体比照剖析,包含地震的次数、震级、震源深度和产生的时刻散布形式等。”
田兵伟标明,假如地震首要会集在某个特定区域或断层带,或许标明该区域的地质活动有所增强。但是,地震的产生是一个极端杂乱的自然现象,遭到多种要素的影响,如板块运动、断层密度、地壳应力堆集和开释、地下水位改变等。“因而,咱们需求长时间堆集地震数据,并结合地质学、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才干更精确地评价是否进入地震频发危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