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地震变多了吗?

liukang20242天前718吃瓜157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地震现已曩昔五天了,但它带来的损伤和影响仍在继续,现在这场产生在深夜的6.2级强震现已导致148人罹难。就在甘肃产生地震后不久,12月19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产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据印尼气候、气候和地球物理局音讯,12月20日印尼北马鲁古省西北69公里处海域也产生了5.5级地震……
不到48小时,三个当地都产生了地震,不由让人产生疑问:最近地震比以往更频频了吗?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泼期了?
本年地震变多了吗?
本年最大的地震当属2月份土耳其产生的两次强震,一天内接连两次7.8级的强震,给当地公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丢失。
但要答复本年的地震次数是否变得越来越多了?或许近几年来的地震是否愈加频频了?则要把时间线拉得更长一些。
依据不同震源开释的能量多少,地震震级被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而4.5-6级的成为中强震,归于可形成损坏的地震,大于6级小于7级的为强震,而7级及以上便是大地震了。
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的计算显现,2000年- 2023年,全球共产生了16.6万次4.5级及以上地震,尽管有周期性的改变,但继续增长的趋势并不显着。
能够看到,2000年以来全球均匀每年产生6900屡次4.5级以上地震,也便是说全球规模内每天大约会有19次损坏性地震,咱们的地球一向敞开的都是轰动方式,地壳一向都是运动的。2023年头到12月19日,已产生了7132次地震,比照其他年份并没有显着的前进。
假如从强震数据来看,从2000年以来全球均匀每年产生了15次7级及以上的地震,本年从年头至今产生过19次7级及以上的地震,其间14次都产生在上半年。并且比照2010年24次以及2011年20次,近几年来并没有出现显着上升趋势。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音讯,之所以人们会觉得近几年来地震越来越频频了,首要得益于监测预警技能的前进。一起,因为遭受过大地震的伤口,所以人们对地震的注重程度也前进了,跟着网络让音讯传播得越来越快,更多的人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哪个当地产生了地震,这也会在必定程度上给人们形成地震比曾经更频频的感觉。
全球这些当地最容易产生地震
地震突发性强、灾损较大,被称为自然灾祸的“群灾之首”,在地动山摇的突发性灾祸面前,人们往往无力去逃脱,生还率低,关于突发性天灾,咱们好像只要承受。
但并非世界上一切区域都会产生地震,地震和火山散布相同,首要会集在板块相互作用的区域。现在全球首要有三个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洋中脊地震带。还有一小部分大地震产生在板块内部,首要会集在大的活动断层带及其邻近,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就归于这种类型。
咱们计算了从2000年以来全球产生过的4.5及以上的地震,并选取了产生区域最多前20个,能够看到,印尼和日本果然是全球地震次数最多的国家。特别是印尼,2000年以来产生了2万屡次4.5级以上的地震,均匀每天有2.3场。
邦邻日本也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每年都要产生将近500场4.5级以上的地震。除此之外,还有亚洲的菲律宾、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汤加、瓦努阿图、新西兰、所罗门群岛,南美的智利,北美的阿拉斯加州等国家。
将曩昔一年内全球产生的4.5级及以上地震以原点的方式投射在地图上,便形成了一个全球规模内大致的地震带散布图。不同的地震带把地球分成了显着的几个板块。这些地震频发的国家,简直都坐落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从地理上看,印度尼西亚坐落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三大板块的抵触区域,一起也是夹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这儿地壳活动既频频又剧烈,这便是印尼为什么隔三差五产生地震的首要原因。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等几个板块相接的当地,也是地震活动比较频频的区域。据相关研讨显现,至少有495个地震开裂带散布在我国。
应急办理部计算数据显现,本年1-11月我国大陆共产生了75次4级及以上的地震,5级及以上的7次,其间震级最大的是1月30日新疆沙雅6.1级地震,震中均坐落人口稀疏区域,未形成较大灾祸丢失。
现在看来,此次甘肃临夏州积石山的地震或将成为本年我国大陆区域最大震级的地震,国家自然灾祸防治研讨院创院院长、我国地质大学教授徐锡伟19日在承受媒体采访时说,此次地震震中甘肃积石山县坐落青藏高原东缘,归于南北地震带组成部分,从震源机制看为逆断层型地震,估测发震断层为北西向拉脊山北缘开裂。
近年来地震带来的损伤削弱
到22日8时,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已形成148人罹难。我国地震台网中心研讨员孙士鋐对媒体表明,因为当地多土木砖混和木质结构房子,抗震性不强,加上震区人口相对密布,且地震产生在深夜,叠加地质环境比较复杂,地震带来的滑坡、坍塌等地质灾祸比较严重,导致此次地震形成严重人员伤亡。
从全球规模来看,得益于救援力气前进以及预警技能前进,近些年来地震灾祸形成的逝世人数全体出现削弱趋势。将近10年与前10年数据进行比照,能够发现尽管地震的次数有所上升,但全体形成的伤亡人数却有所下降,这也体现出在全球规模内,全体的抗震才能有所前进。
2022年全球灾祸地震共形成2068人逝世,1.6万人受伤,两项数据较上年都有所削减,严重伤亡首要是因为地震引发了山体滑坡等次生灾祸以及建筑物损毁、坍毁所形成的人员伤亡。
四川大学教授、地震预警与多灾种预警应用技能四川省要点试验室主任王暾19日对媒体表明,这次地震后,各方救援非常敏捷,地震形成的各种受灾状况的详细数据也非常及时,为抗震救灾的决议计划布置和进一步救援供给了必要的信息,这是我国应急救灾呼应机制益发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体现。
天灾无情人有情,甘肃灾区气候冰冷,愿一切人都安全。
参考资料:环球时报《酷寒气候带来应战,救援力气敏捷打开,我国各方驰援地震灾区》
数据新闻修改:陈华罗
新媒体规划:许骁
校正:吴兴发
告发/反应
标签: 变多地震

相关文章

地震频发 岛国瓦努阿图3年产生12次6级以上地震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12月17日,瓦努阿图产生7.3级地震。这个南太平洋岛国,尽管世界知名度不高,却是全球最易受自然灾祸影响的国家之一。因为地处澳大利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鸿沟,瓦努阿图地壳运动活泼,...

我国大陆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所挟制,板块间的相互效果和板内深部地球动力效果造就了我国大陆不同结构类型、不同运动状况和不同力学性质的活动结构,使得强震在时刻-空间上具有显着的散布广泛、西强东弱、动态替换和分块成带的活动特色。

我国大陆及邻区活动开裂与5级以上强震散布

(截止至论文宣布时刻,下同)

黑色粗线条是如今活动的首要开裂,灰色细线条是第四纪以来活动过的开裂,不同色彩和不同巨细的圆点代表不同震级的地震

散布广泛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祸严峻的国家,强震首要产生在天山、青藏高原和华北区域,其他区域的7级以上损坏性强震相对较弱。

天山的强震首要产生在山体两边的前陆逆冲推覆带上,山体内部也产生结构变形并操控着一系列中强地震的产生。

天山的活动开裂与5级以上强震散布

青藏高原的活动开裂和强震产生均与海拔高度相关:逆冲开裂和逆冲型强震首要产生在高原周边的低海拔区,高海拔的高原内部则以拉张性质的南北向正开裂和共轭走滑开裂为主,走滑开裂发育在高原的不同海拔不同部位,但北部是左旋走滑运动,南部是右旋走滑运动。

独特的地震科普|中国大陆强震在时间-空间的活动特点的照片

△青藏高原活动开裂图

华北西部鄂尔多斯内部结构活动性弱小,周边的地震活动却非常激烈。

华北平原的强震首要产生在平原内部的北北东走向隐伏开裂上,特别是这些北北东走向隐伏开裂与燕山南缘张家口-渤海开裂带的交汇部位是巨大地震的产生场所。

△华北区域的活动开裂与地震散布

西强东弱

我国大陆强震散布的另一个显着特征是西强东弱。以107°E为界,东部的强震首要产生在华北区域,特别是华北平原内部和山西断陷带,整个东北、华南以及鄂尔多斯内部的强震活动相对弱小。西部除了塔里木、阿拉善和准噶尔区域之外,强震在青藏高原、天山和川滇区域广泛散布,不论是频度和强度都大于东部区域。例如,有前史记载以来,西部共产生7级以上强震90屡次,东部只产生不到30次。可是因为东部人烟稠密经济兴旺,地震构成的灾祸要远大于西部。构成这种地震“西强东弱”的原因是如今结构变形的西强东弱,西部因为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磕碰和推挤,构成了宽达数千公里的新生代陆内变形带,活动开裂和褶皱广泛发育,结构变形非常激烈,操控了很多强震的产生 。而东部首要受太平洋和菲律宾板块向欧亚大陆之下深爬升的影响,但日本-台湾岛弧的屏障使得我国大陆东部的新生代结构变形相对弱小,活动开裂不甚发育,强震活动也相对较弱,只是在华北平原区域因为深部热效果导致的岩石圈损坏构成了一系列活动开裂及其随同的强震活动。

动态替换

独特的地震科普|中国大陆强震在时间-空间的活动特点的视图

我国大陆的强震在时刻散布上是不均匀的,表现出显着的活泼期与安静期相替换的轮回性活动,也便是具有“动态替换”的特征。从1900~2010年的110年间6.5级以上地震的时刻散布图来看,能够依据强震产生的频度和强度的改变,识别出6个强震活泼期,每个活泼期的时刻犬牙交错,长的可达十几年,短者只要数年,一般在同一活泼期内有屡次7.5级以上强震产生。安静期坐落活泼期之间,其长度也在几年到十几年之间改变,罕见或没有7.5级以上地震产生。

分块成带

我国大陆强震活动还展现出分区差异和分带活动的特色。我国大陆经过了长时间杂乱的地质效果和结构变形,使得不同区域的岩石圈结构各不相同,结构变形的演化前史和如今状况千差万别,对强震的操控效果也不同。以华北区域为例,东部华北平原的强震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具很大的拉张重量,首要产生在平原内部北北东走向开裂与北西西走向开裂的交汇部位,例如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和1975年的唐山7.8级地震等。因为强震首要沿巨大的、往往构成地块鸿沟的开裂带产生,其散布呈带状,构成一系列的地震带,如天山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南北地震带等等。

总结

我国大陆的强震总体上具有散布广泛、西强东弱、动态替换和分块成带的特征,构成这种地震活动图画的原因是我国大陆的强震受控于活动地块的运动和变形

活动地块是被构成于晚新生代、至今激烈活动的结构带所切割和围限的地质单元,其内部相对安稳,具有相对一致的运动方法,首要结构变形和强震都产生在鸿沟带上,有前史记载以来的悉数8级强震和80%以上的7级以上强震都产生在活动地块鸿沟带上。在板块揉捏、板内地幔对流等动力效果下,大陆活动地块产生相对运动和变形,上地壳的刚性地块运动和非刚性接连变形都是深部黏塑性活动的地表呼应,我国大陆的如今结构变形能够用耦合的地块运动和接连变形形式来描绘,活动地块的运动和变形是“陆内变形”的重要方法之一

地震科普|中国大陆强震在时刻-空间的活动特色

我国大陆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为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所挟制,板块间的相互效果和板内深部地球动力效果造就了我国大陆不同结构类型、不同运动状况和不同力学性质的活动结构,使得强震在时刻-空间上...

花莲又震 跟日本地震有关吗?|封面科考队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实习生 邓加庆“闹钟没把我震醒,这轮地震把我震醒了……”8月16日早上,福建、广东等地的朋友们再度感触到了来自地震的“哆嗦”。我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8月16日7时35分在台湾花莲县...

警觉地震次生灾祸加强灾祸链危险防备——留念美国阿拉斯加州8.6级地震65周年

1957年3月9日,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德烈亚诺夫群岛产生8.6级大地震。地震产生在阿留申海沟内,处于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历史上曾屡次产生震级较高的地震。震后直至3月22日,又先后产生了6次7...

关于海南与地震的那些事儿,你了解多少?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陈王凤)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磨西镇邻近产生6.8级地震,现在地震已构成多人罹难和失联。据计算,全球每年要产生500万次左右地震,尽管大部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