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见识:鄂西北村庄二十年之剧变

liukang20242天前718吃瓜1107
前语:“记载城乡变迁,洞见经济趋势”——雪球新年见识搜集活动开端了!咱们出行时的所见所闻都能够作为经济发展现状调研发布在雪球中,所记载的出行地的工作出资购房等都能够给其他球友作为出资参阅。本次搜集活动还会有大奖!点击文末原文链接参加活动。
作者:格老巴老价值出资
来历:雪球
新年陪夫人回家新年。她老家在鄂西北,离武当山和神农架都不是很远,我从前总是戏谑地称这个地方为“鄂西北的最西北角”。她传闻雪球在搞一个回乡见识活动,也想写一下自己的感触,这也进一步显示了雪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壮。
我的家园坐落鄂西北的大山里,是一个与陕西接壤的偏僻山村。我在这个山村日子了七年,在我6岁读完第二个一年级时,我那吃商品粮(当年还没公务员一说,都说吃商品粮)的爸爸从乡村接走了我和妈妈。
鄂西多山,为秦岭余脉,一座又一座的山连绵不停,以致于小小的我从前常常在心中想,山的那儿是什么?翻过那座山,会到哪里呢?会不会有一个不相同的国际?小小的我认为走出了那座山,翻过了那座山头,就会是别的一番国际,这个疑问一向到好久今后才解开,我才了解翻过了那座山仍是一座山。
由于地处山区,交通十分不方便,导致我的家园一向十分赤贫。我出生于八十时代中期,记住小时分,村里许多人家十分穷,虽然现已开端实行计划生育,可是许多人观念仍是很落后,为了要儿子,生了一个又一个,就跟宋丹丹和本山大叔演的那个小品相同,东躲西藏,成了超生游击队,偏偏那会儿计划生育还十分不人道,我记住我小时分那会儿要求便是乡村能够生两个,可是老大和老二有必要年纪相差至少三岁,少一个月都不可。不符合要求的怀孕了会被强制扭送去堕胎流产,我妈从前就被强制流产了一个,后边才有了我。我有个堂舅妈连生了两个女儿,为了要儿子,我堂舅带着我舅妈东躲西藏,传闻跑到新疆去躲了好多年,家里的房子都被扒了,后来生的仍是个女儿,不想要,被我亲大舅领养了,我大舅家里是两个儿子。(乡村领养孩子很简单,不像城市里还要去办手续交费什么的,乡村人领养都是直接抱回家完事,不需要办任何手续)像我堂舅这样为了要儿子超生的人许多,房子被扒、家具粮食牛羊猪被搬走抓走的更是不可胜数。那个时代产生的许多工作,在咱们今日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难以了解,可是它确确实实地产生过。
小时分,咱们家能够算是全村条件最好的,由于我爸是吃商品粮的,我妈也很勤劳,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刨食。遇到农闲或许气候欠好不适合下地的时分,我妈就五里八乡处处贩卖鸡蛋,那会儿鸡蛋如同零卖是五分钱一个,我妈收鸡蛋三分钱一个,常常跨省跑到近邻陕西安康市下面的乡村,收满一篮子(乡村的挎篮,竹子编的)就去乡里的食物所(现在现已消亡了,从前归于国家单位)卖掉,一天或许也只赚十几块钱。在许多人家还有或许饿肚子的情况下,咱们家买了咱们村第一台电视机(当然是是非的),还有一台缝纫机,一台录音机(便是放磁带听歌的),对,还有一辆凤凰牌仍是永久牌自行车,不记住了,便是那种二八式的。我爸妈自己都有手表,所以那个时分盛行的“三转一响”,我家是完全了。虽然咱们家条件在村里算是很好的了,可是我和我哥仍是穿带补丁的衣服,我妈仍是一天只做两餐饭。我记住很清楚,一般早上那餐我和我哥吃了上学,我妈下地,下午那顿一般是下午二点到四点之间,这个时分我放学回家刚好吃饭,一般我妈做的是玉米碜和白米搭在一同熬的干稀饭。那时分也没什么菜,更别谈什么油水,常常晚上饿的肚子“咕咕”叫,以致于我和我哥个子都不高,我小时分还老是腿抽筋,我都置疑是不是问题出在这儿,现在的娃儿都营养过剩,说谁营养不良,那不是恶作剧呢吗?所以那会儿最期望的便是我爸回家,由于我爸只需一回家我妈就会做晚饭,还会做好吃的。那时分全村就我家一台电视机,一到晚上,不论刮风仍是下雨,邻近几个队的人都涌向我家,等着看电视,他们连广告都不放过,一向看到每天晚上电视谢幕说再会,然后呈现一片雪花停止。我妈偶有患病不舒畅的时分拴着门,他人会要求我妈把门翻开,说他们自己在外面看电视不打扰咱们……咱们自行幻想下,那时老百姓的日子是多么单调乏味。
有的亲属家特别穷,新年没有肉吃,我爸就会让他们从我家拿一块肉回去。那时家家户户都住的土屋,房前屋后都是树木,有的屋后是山林,有的门前是山林,鄂西区域最不缺的便是山了,一到晚上处处都黑乎乎的,黑影幢幢,看起来很瘆人,一到天亮,我一个人就不敢上厕所。(乡村的厕所都在外面,条件好些的会盖个小屋,一般的搭个棚子)特别是冬天,冬风一吹呼呼的,冷的钻心。对了,那会儿还常常有黄鼠狼偷鸡吃。我的乡村日子一向继续到我7岁左右,我爸接走了我和我妈。后边更是跟着他的工作调动,咱们不停地搬迁。
形象中,乡村给我留下的形象便是穷!脏!可是这次新年回乡,却发现我形象中的乡村日子现已是前史了,只是停留在我的回忆深处。前几年,跟着国家要求农人上楼,乡村的土屋根本都弃置不必了,另择它地新建了新乡村,一座座摆放规整的小楼拔地而起。一般是两层楼,一栋楼两户,门前有个水泥场子,建的时分说一楼是商铺,其实哪里有那么多生意可做呢?所以一楼根本便是一个大通间加一个厨房,外间一般被用来放置杂物,以及家家户户都有的摩托车电动车,还有那种乡村很常见的大方桌(俗称的八仙桌)、条凳什么的,家里有客人了就在一楼吃饭。厨房会建立一个土灶,一般人家平常煮饭也都会用这个,别的也会装备煤气灶,电饭锅之类的现代化厨具,不过油烟机是没有的。二楼便是跟城里相同的格式,几室几厅的布局,现在根本家家户户都配齐了冰箱、洗衣机、空调之类的电器,卫生间也配了热水器、坐便器,总算摆脱了从前乡村那种臭茅坑,一到夏天苍蝇四飞、肉蛆活动臭气冲天的厌恶局面。
乡村平常留守的根本是白叟和孩子,一个是老的不能出门打工了,一个是要不太小要不上学。新年却是很热烈,一年四季在外打工的年青人全都回来了,我老家的乡村人根本都在大城市的建筑工地打工,一年收入大约十来万,多的有十几万,但都赚的是血汗钱,只需不下雨不下雪都要上工,除了冬天太冷的时分早早休工,其他时刻根本无休,夏天太阳晒得能蜕下几层皮。大约是现在有钱了,出手都大方的很,抽的烟都是好几十块钱一包的,手机也都是用几千块一部的。他们出门打工一般都是抱团,一般先说好跟谁一同去,去谁的工地。这个谁一般是小包工头,从大包工头手上接活,再给手下的人分出去,一干便是一年,一般薪酬都是先挂账,年末一次结清,平常要用钱都是先从包工头那支,要不怎样一到年末就有民工上fang要工钱呢?那可是一年的工钱啊。
对了,乡村的许多小媳妇儿都是不干活的,比城里的女性都过得舒畅。孩子大了就丢在家里读书,自己跟着老公一同外出,老公在外打工,自己每天玩,也不必挣钱。孩子太小的,就跟婆婆一同在家里带娃,常常睡到日已三竿都不起,家务都是婆婆干。对,我忘了说,现在乡村人大部分都不种田了,大片大片的土地撂荒了,只要极少数白叟还在种田。乡村光棍儿许多,女孩子很少,许多都是外出打工就嫁到外地了,留在本地的很少,所以物以稀为贵,传闻咱们那现在乡村的彩礼钱都20万起步了,还要在县里买房子,车子暂时没作要求。县里一套房也要三四十万了,还没算装饰,你说一个没文明没才有所长的农人花好几十万在县里买个房,今后怎样生计呢?年青的时分尚可,年纪大了做不动了,哪里有日子来历?常常一想到这些,我就为他们忧愁,可是他们不论这些,只知道有必要要在县里买套房,否则讨不到媳妇儿。我有个老表是90年的仍是89年的,听说现已扔掉了,2018年去越南打工了,计划花十万块从越南买个老婆回来,听说十万块买回来的老婆美丽又精干,特别吃苦耐劳,在家里什么都干,还听话。咱们村里有人从越南买了老婆回来,我老表也想仿效。
对了,微信还真是个好东西,运用起来没有难度。别管文明凹凸,咱们那乡村的简直人人都在用微信,淘宝也是乡村的巨细媳妇儿常常逛的,现在快递在各个城镇都有网点,一般快递到了,快递小哥儿给买家打个电话,骑上摩托车三五分钟就到乡上了,拿上快递再骑回家,一个菜还没炒完。要知道,同是这段路,大约有个八里十里的吧,小时分我可是要走老半天咧,现在骑个摩托车十分钟能够走一个来回。
也许是观念落后,咱们那的人遍及不怎样注重教育,一个村出不了几个大学生。爸爸妈妈在外面打工,孩子丢在家里,常常学着学着,许多孩子就不想上学了,家长也不论,不想读就不读吧,就跟着一同出门打工。男孩子还好,就打工呗,出苦力赚点血汗钱,有头脑的会去学一门手工,比方美发什么的。女孩子就欠好说了,有些女孩子不到十七八岁就跟人同居,然后生孩子,到了20再去领证,比方我表妹90后,现在现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为了要个儿子,孩子生了一个又一个,却全都是女儿,听说还要生第四个,为了儿子也是拼了。我一向没搞懂,家里又穷,一没产业二没皇位可继承,咋就恁想不开偏想要儿子呢?莫非又要生个儿子将来娶不到老婆?也有些女孩子会成为失足女,这个社会不知道是咋了,那些家有失足女的人家不只不觉得羞耻,反而还洋洋得意,典型的笑贫不笑娼。还有些女孩子会成为小三、二奶,在城里给有点钱的老头子生个儿子,然后被没名没分地养着。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不能了解的。
回忆中仁慈、憨厚的乡亲们,早现已不是了最初的容貌。聚在一同,相互之间议论的最多的是一年赚多少钱,谁在城里买了什么房子。或许听到的是谁谁做工程兴旺了,在外面有了二老婆,谁谁扔掉了糟糠之妻。听着一个个了解的姓名,我的心里反常难过,从前这些都是与我家走动很亲近的亲属。
这次新年回老家,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慑。农人的日子无疑是越来越好,可是危险也十分多。教育依然落后,乡村大龄男青年日益增多,三观不正、崇奉坍塌,若干年后新一代农人的养老矛盾尖锐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像一块又一块巨大的乌云困扰着人们。无论如何,仍是期望生我养我的故土的人们日子越来越好,也期望一觉醒来,我从前了解的亲人仍是我回忆中那么憨厚、仁慈。
告发/反应
友情链接: